十一假期来日本旅游的朋友不少悦配资,实在是这几年好多日本直达国内不同城市的直飞航班增加了,旅行上真是方便了不少。
很多朋友选择来日本旅游的主要原因就是距离近且语言上的中文优势,比如车站的站名、地名等等就算不会读也能看得懂,起码不用担心会把自己弄丢。
除此之外付款便利也是吸引国内游客的一个亮点,早在之前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就已经在日本各大城市的便利店、商店以及药妆店普及开了,后来支付宝干脆可以和日本的paypay共享二维码。
展开剩余87%而就在今年9月开始微信不仅接入了paypay二维码,还能和auPay、merpay・d払い二维码共用了。
语言和支付都方便到仿佛没有出国就在家门口旅游一般,但是一些注意事项还是要再再再次提醒大家,那就是: 安全。
9月30日傍晚在和歌山县新宫市的国道上发生了一起车祸,一辆载有 8 名中国籍人士的小型商务车与一辆大型卡车正面相撞,商务车中二排的一名60岁左右的女性在事故中不幸身亡。
商务车中的8人中除了司机以外,其他7人均为亲属关系,是来日本旅游的,而该司机是住在大阪的一位26岁的中国人。
警方初步判断认为商务车可能跨越中心线,但具体原因(是驾驶失误、道路状况、避让问题等)尚未最终确认。有媒体指出这辆商务车是白牌车,是否是非法载客的司机车,还在调查中。
先说说什么是白牌车。
如果大家仔细观察会发现悦配资,日本马路上行驶的汽车车牌有四种颜色:白色、黄色、绿色、黑色。
其中白色和黄色是私家自用车,绿色和黑色是营业用车。
在日本,私家自用车是不能以任何收取报酬的形式载客的,即便是顺风车分摊油费,在法律上也可能会被视为有偿载客,这样的行为属于违法的“白タク行為”。
而绿牌车代表车辆持有者已取得《道路运输法》规定的营业许可,可以正式进行“旅客运输业务”,比如出租车、长途巴士、商用卡车等等。
这一点和国内的顺风车等规定可能不同,不在日本生活的朋友可能不了解。
其实日本有这种白牌车非法拉客(白タク)的行为从90年代就开始了,到了2000年以后,由于法规放宽,出租车数量与竞争压力上升(包括潜在白牌车乘客引导问题间接加剧),媒体与出租车业界开始批评“过度竞争”“低价竞争导致安全问题”。
尤其是2008年开始,日本媒体报道外国游客被白牌车载送的新闻增多,白タク问题逐渐被媒体与地方政府提及,特别是在访日游客增加的一些城市(京都、北海道等)出现非法包车等现象越来越多,引起了日本社会重视。
2018年前后日本开始加大了白タク管理,比如在一些游客较多的城市的大型车站、机场的停车场等抽查接送大量游客的白牌车,一旦发现有问题就会被盘查等等。
但在管理上其实非常困难,因为大多数的交易都不在日本的app上进行的,而是通过微信等中国app进行,造成举证困难。
分割线
有人可能会问了,白牌车分担了出租车的压力不说,往往价格还比出租车以及正规渠道租车便宜得多,双方直接交易还节省了中间费用,这不是两全其美的好事吗?
但是,从安全上来讲,风险是很高的。
正规出租车(绿牌车)司机必须通过严格的健康检查、驾驶经历、犯罪记录审核,还要参加运输资格培训。而白牌车司机没有这些制度保障。换句话说,出租车这样的可以载客的司机持有的驾照也是和白牌私家车驾照不同的。
普通私家车只需要普通驾照,但是出租车、公共运输司机的驾照是第二类驾照,要在持有普通驾照的基础上参加第二类驾照的培训课程(包括道路运输法知识、载客安全培训、道路交通规则强化等)并通过理论和实操考试,合格后才能拿到。
同时,私家车的个人汽车保险中往往有注明“如果车辆用于营利性运输,保险公司可以拒绝赔偿。”所以一旦发生交通事故,无论是乘客受伤还是第三方受损,保险公司都可能不赔,司机要自掏腰包承担巨额费用。
日本的主要城市交通便利,很多景点都有地铁站、电车站以及公交车站,基本游客不需要使用出租车就可以抵达,再加上主要的旅游城市都会有自己的一日券(电车和地铁以及公交车都会有),凭一日券去一些景点甚至还会有折扣。
但是一些公共交通不太便利的地区,比如我读研究生时候所在的静冈,没有车行动就有些不方便,有的地方山路或者陡峭的坡路比较多,拉着个行李箱就更是举步维艰,这时候能有车接车送就会方便很多。
如果只是两三个人出游的话,使用公共交通其实非常方便,但对于6~7个人的小团来说公共交通的价格可能和租车价格相差不了多少,租车似乎更方便一些。这种情况大家一定要找正规的租车服务或者旅行社。
这种带司机的租车服务日语里叫做「ハイヤー」,通常比普通出租车高端,可以按小时或按行程计费。
国内的一些旅游app或者旅行服务也有正规、靠谱的商家悦配资,大家选择的时候不要只看价格,一定要问清楚这些情况。你说咱都花钱出国玩了,就别在安全问题上节省了,对不对。
发布于:天津市九融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